孩子学习出问题,有时候根源不在学习本身
分类: 最新资讯
编辑 : 大宝123
发布 : 02-15
阅读 :103
先给大家拜个年,祝大家龙年一切顺遂。今儿初五迎财神,祝大家新的一年财源滚滚,有了钱去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以上是寒喧,毕竟是新年嘛,以下是正题。一般来说,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果不满意,通常都会从学习本身找原因:要么觉得是报的课不够好,赶紧换个好的课,要么就觉得老师不太行,赶紧打听消息请个更适合的老师来一对一。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孩子学习出问题,根源并不在学习本身,而是孩子缺少学习意愿。孩子上了初中之后,让我的这种感觉越发强烈。初一是小初过渡期,孩子和家长都在适应和探索,由于贪心和不尊重学习规律,我当时给孩子报了很难的课,孩子不爱学,都是在耗时间。我虽然知道但也不敢轻举妄动,又因为不知道该怎么调整,虽然报的课浪费时间但也还是延续到了寒假结束。后来的效果也确实证明,每周大部分课外上课的时间都是浪费,什么作用都没有。通过孩子的实际表现也能看到,一方面他很难突破他的既定位置,难以达到更高的排位。另一方面,到了可怕的初二,因为没有之前学习方面的有效积累,他的成绩忽上忽下、起伏不定,感觉保住现有排位也变得非常困难了。而没有有效积累的严重后果并不是成绩本身,而是孩子对自己的不自信。做为旁观者,我感到他有潜力,但是发挥不出来。在表面的、常规性的家长操作都不能改变这种现状的情况下,我想做为家长也要敢破敢立才行。做为一个常常走神去写别的内容的教育博主,我也写过很多自驱力很重要的内容,强调孩子自己有学习意愿的重要性。但是当下的大环境和学习节奏,让很多家长在规划孩子的学习时,不自觉地就走向功利化、短期化、表面化。简单来说就是,我们都知道什么重要,但是我们没办法抛开现实去追求长远。也就是说,我们都知道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很重要,但是为了现实的成绩,我们基本不会真的去尝试如何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孩子初一全年和初二上的经历让我非常清楚地看到,上很多很多课对我的孩子并不适用。没有留白时间他就变成了一个不停上课的机器人,人在心不在,时间投入很多但基本全部浪费。而在这种时间几乎全被填满的情况下,他正常的学习时间里,一直都不能沉下心来,整个人都是半漂浮状态,好像学了很多,但是根基不扎实,一考试就露馅。虽然我心里埋怨孩子耐力不够,但是也深知,即便做为大人,换成我自己这样去学习,天长日久,我也会觉得日子味同嚼蜡,对生活缺乏热情和期待,自然也就不会有啥好成绩。但是现在已经初二,初二下很多孩子就开始有了高中去向。初二的时间如此重要,我该如何破局?实际上,到了现在,学期内孩子自己可支配可自由发挥的时间并不多,主要看寒暑假,寒暑假的安排对孩子的变化至关重要。我之前一度想今年寒假要比去年寒假更紧凑,因为按照我给他选择的课程体系,即便一个寒假都在连轴转,他也很难把下学期的数理预学习搞完。这让我着实崩溃了很长时间。想来想去,我决定还是要跳出既有框架,破局一次。该休息要好好休息,十三四岁的孩子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看世界也很重要。走出去,看世界,这也是帮他寻找内驱力的一个机会。疫情三年我们已经错过了很多,初三和高中会更忙,没有长时间出游的可能,初二再不去出看一看,以后更难了。正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恰好看到一篇文章,某一年帝都的一个高考状元上的是北大的一个小语种专业,而她做出这个人生选择的原因,来自于她初二时候和父母的土耳其旅游。你看,我们普通家长就是这样,哪怕有强烈的直觉告诉我们要突破自己,我们也还是需要一个成功案例来让自己更安心。于是最终,这个寒假我们有10天在埃及旅游(虽然旅行意义更大,但是我们目前的时间和精力只能做到旅游,走马观花),有5天回老家过春节。这和过春节还在做题的孩子相比,我们实实在在地少了两周集中学习的时间。但是,到了埃及之后,我就已经知道自己的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并非是我能确保他下学期可以成绩很好。而是因为:第一,为了实现可以出去玩这个目的,在寒假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已经和娃沟通了,他需要提高学习效率。只有快速完成学习任务,以后才能有更多的这样的度假安排,先自律才能得自由。他听进去了,尽管在出门之前的学习中还有一些拖沓的现像,但是整体比以前的效率都高了很多。这也让我切实看到了孩子想学和被摁在那里学习的状态有多么惊人的不同。第二,为了完成任务,我要求孩子要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阅读任务。暑假去新疆他带了一本书,利用坐飞机坐大巴等的空闲时间读完了,还在回家的飞机上口头叙述转成文字写了读后感。寒假因为要读的书目比较多,我把阅读和看纪录片的作业安排到了埃及旅游和回老家的碎片时间里。10天出行我带了4本书,两本厚一点的,两本不太厚的,我当时自己都觉得他未必读的完。但事实证明,如果不是亲身实验,我们可能没法想象孩子的潜力到底有多大。实际上我还应该再把作业问题说的更严重一点,再多带一本书,这样他还能减少一点打游戏的时间用来阅读。而且这些都是在不耽误行程、不耽误看风景、不耽误和人聊天、不耽误正常休息的情况下可以做到的。当然,我也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检查了阅读效果。所以,时间真的就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挤就还挺多的。第三,现在的孩子活动空间太小了,除了学校就是家,以前还能上课外班,现在上课也都是线上了。出门游玩是他们拓展活动空间的有效方式。很多家长都在感慨,自己想让孩子出门找小伙伴玩,但是根本找不到小伙伴。我们小区有一个娃的小学同学,他们在不同的初中,上学放学时间不太一样,那个娃妈和我挺用心地约过三次,但他们也就见了这三次而已。各有安排,很难拼凑。但是出去玩不一样,跟团游是我们大人觉得不太好的一种形式,我娃很喜欢跟团,他觉得人多热闹。暑假新疆游的团很一般,寒假我就尽量报了一个好团,确实人员素质都不错,玩的也相对比较好。更重要的是,我发现孩子变化太大了,有点超出我对他的认识了。虽然在学校和在家里他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一出门他就是一个懂礼貌、谦逊大方、知识广博的好少年,讲起话来头头是道,人人称赞。这倒不是我有亲妈滤镜,而是确实有对比。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人问我们的领队,苏伊士运河的地理位置。这个已经在这条线路工作了十几年,据他自己说已经去过100次埃及的领队居然说错了苏伊士运河连接的是哪个大洋,而娃不仅纠正了他的错误,还说出了其他更详细的内容。这只是一个小例子,大家看了也不必觉得我似乎很浅薄,觉得孩子知道一个初中地理的知识就很博学了。我时常劝家长不要炫耀,自己当然很懂这个道理,我也知道什么样才算得上“广博”,所以大家勿喷,举例子是为了说明道理,不是炫耀,也没必要炫耀。团里有大学生,有好几个老师,但是我仍然觉得娃在知识储备和表达能力方面都很出色。他的这种情况让我相信哪怕他在当下过度挤压的环境里,成绩不是最好的那一波,以他的吸取知识的这种能力,我相信他将来也必定能够找到自己赖以生活的方式和工作。而这,确实是我们当下很多鸡娃老母亲们的最正常不过的担忧。我一直是一个悲观和不自信的人,从小接受的是父母的打压式教育,尽管我努力克服,但是还是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孩子。所以在学校孩子其实是不够自信的,我甚至为此特别焦虑过。但是现在我释然了。对孩子,确实不能围绕的太紧,要让他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去成长。也因此,我就不再总催他的学习了,然后他也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休息娱乐时间和学习时间了。寒假以来,因为孩子爸爸看到孩子考试情况不好,虽然和我纷争不断,但是他决定在孩子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方面着手进行指导了,带着孩子一点一点沉下心来,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总体而言,一切向好吧。上有内驱力的建立,中有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引导,下有视频网课的体系,该做的努力都做了,孩子也在逐渐沉淀中。只要他上了一个还可以的高中,哪怕觉醒的晚一点也无妨,学习成绩固然很重要,但是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秉承踏实的人生态度更重要。我们做为家长的心情固然会因为成绩好坏而起伏不定,但是大方向要把握好,不要被眼前的问题击败。就像过春节水木上有家长发帖子,除夕夜11点逼着孩子写作业,孩子打了小抄,妈妈骂了孩子,孩子离家出走了,大人担心了一夜。一群家长骂那个家长有病,太执着了。但其实,我们很多家长在某些时刻不也都执着得就像一个有病的人吗?果然,一日不练手生脚慢,半个月不写文,便觉手感甚为生涩,失去了写东西时顺滑的感觉。根据部分粉丝的要求,明天我发一下埃及游记哈,希望大家不要觉得我又跑题:):)再次祝大家龙年吉祥,喜乐安康~~